父亲的春肥经 文/李焕龙
立春那天,村里便有人担着粪下地施春肥了。父亲却无动于衷,他先是把堆在牛圈后墙边的牛粪、猪圈西侧的猪粪拍实,再铺上一层稻草,盖上一层细土,嘴里念叨着“收地气,捂热气”。然后,他在麦地边转了转,又去房前屋后的果园看了看。吃过午饭,担着牛粪下地的人向父亲打招呼:“追春肥啦!”父亲笑着回应:“不着急,等春气。”便转身去地头荒坡割干草。
夕阳西下,望着暮色里潮气蔓延的田地,父亲扯着嗓子喊来曹家表叔和袁家表叔,商量明后两天换工,帮忙追一天春肥、种半天土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和曹家表叔担着猪粪赶到麦地时,袁家表叔已在麦行间挖好了沟槽。看着挖开的土层中冒出白气,父亲笑着说:“地气旺,麦苗壮。”随后捧起牛粪,撒向土沟。曹家表叔也把猪粪一捧一捧地撒在田地里。看着袁家表叔跟在后边“呼哧呼哧”地盖土,父亲又说:“牛粪火、猪粪温,提地气、好催春。”
这天,他们天不亮就吃过早饭,一口气干到晌午,等浓浓的地气渐渐散去,麦地的春肥也追完了。大家互相捶背揉肩,回去休息、喝茶吃饭。
下午,父亲担牛粪,曹家表叔担水粪,袁家表叔在树边挖窝子,给房前屋后的果树追肥。挖好箩筐大的土坑,倒上一桶水粪,等水渗完再倒上一篮子牛粪。覆上土后,父亲说:“春肥饱,果木好。”曹家表叔拍着拐枣树,笑着说:“肥水吃得这么饱,拐枣肯定结得好。”
傍晚,地上白雾升腾,空中薄雾弥漫。曹家表叔和袁家表叔刚给果树施完肥,在门前歇一会儿,听到父亲一声“烧火粪走”,便来到麦地东边收拾空地。袁家表叔开沟道,父亲码柴草,曹家表叔盖土。柴草被土盖好后,父亲用打火机点燃草绳,在土堆的土沟里引燃柴草。风一吹,火苗蹿进土堆,里面“噼里啪啦”地燃火冒烟,父亲说:“火粪打底肥,土豆长得美。”
收工路上,换工的两位表叔明白了父亲的用意。曹家表叔说:“你这是在教我们追春肥哩。”父亲笑着解释:“追春肥是为了提地气、升春气,助苗生长。不是一立春就得追,得赶上地气回升、春气旺盛的好天气。咱们这儿是山区,气温比川道丘陵低,春天来得晚,得观察天气变化,把握时机。”
袁家表叔赞叹:“怪不得你家的庄稼、果木长得比我们家好。”父亲笑道:“种庄稼没什么窍门,把肥施好就行。就说这春土豆,你用火粪做底肥,能催起土气、旺起春气,土豆自然长得快、长得大,模样也好看。”
两位表叔在外打工多年,对农事了解不深。如今回乡种无公害粮菜,听父亲这么一说,恍然大悟。袁家表叔提议以后换工互助,和父亲一块干,曹家表叔连忙点头赞同。父亲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笑声在田野间回荡,那是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期待,也是对这份传承千年的农耕智慧的敬重。
(来源:陕西农村报)
本期编辑:陈羽
责任编辑:肖海娟
本文TAG: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