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旬阳文学 > 旬阳散文

烂板凳脚 文/阿迪

作者:阿迪 时间:2025-02-06 14:23:12 点击数:
导读:昨天中午,我在车库等大哥收拾行李。大哥长时间没有到,我打过三次电话后,他终于姗姗而来,不急不躁。突然之间,想起“烂板凳脚”这个说法。这是我们家乡方言,主要意思是

昨天中午,我在车库等大哥收拾行李。大哥长时间没有到,我打过三次电话后,他终于姗姗而来,不急不躁。

突然之间,想起“烂板凳脚”这个说法。

这是我们家乡方言,主要意思是,某人喜欢在别人家谝闲话,耽误了正事儿。我的理解是,话痨。不知道这样理解准确不?

小时候,经常听到母亲发牢骚,唠叨不停,她总是埋怨父亲喜欢“烂板凳脚”。我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就知道父亲只要外出,需要很久才能回家。由于母亲总挂把这个词汇在嘴边,我也大致知道其中的意思了。大概是,父亲到别人家办事儿,非得把别人家的板凳坐坏了不可。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事情。家里的母猪要下崽子了,母亲安排给母猪弄一些黄豆,为母猪催奶。家里没有黄豆,母亲让父亲到亲戚家先借点儿。下午,父亲出发的,可是第二天早晨才回家。那次的事情闹得不小,第一次养母猪,第一次下了12头小猪崽,却死了11头猪仔。一切的责任,最终归结到父亲了。差点闹出人命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猪崽的价格比较好,好像是15—20元1头。因为兄弟仨需要上学,需要用钱。如果小猪崽都成活了,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至少可以解决我们兄弟仨2-3年的学费。这件事情没有导致更大的家庭矛盾,一是有很多人劝架,二是算命先生说我们家不适合养母猪。从此,我们家真的再没有养过母猪了,也不指望母猪能给家庭增添收入了。现在想想,迷信有时候也能化解灾难。

父亲很爱串门,也爱烂板凳脚,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为这事儿,小时候的家,硝烟没有停止过。父亲的这个习惯似乎没有改过,也改不了。其实,在我们乡下老家,爱烂板凳脚的人不止是我父亲,好像很多人都有这个习惯。现在,我理解了这个习惯。今天的表达方式,烂板凳脚就是聊天、谝闲,遇到合适的人,交流的时候长。有时候,我们遇到合适的人,也喜欢喝着茶、聊着闲话。我们去朋友办公室办事儿,坐很长时间,用母亲的话说,这也是烂板凳脚。

人活在世上,很辛苦。“酸甜苦辣咸”“喜怒哀乐悲”会交替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得找个路径疏解、疏通,否则,生活会把人憋死。所以,烂板凳脚似乎也是生活的一种需要。哪怕是找个合适的人,吹吹牛,吐吐槽。

我理解母亲,我也理解父亲。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处事的方式都对。

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一个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灵魂无处安放的时代。物质的满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快感了。

我们大多数人,都存在迷茫,至少有过迷茫。迷茫的我们需要有精神寄托,需要有稳定的内核,需要有自我的准确定位,需要有一种牵引我们向上的力量。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必要时,烂板凳脚是有必要的。

我反复思索,我需要有“烂板凳脚”的功夫,也就是坐冷板凳的功夫。大量的阅读,深刻地思考,持续的输出。改变生活中不良习惯,坚定勇毅前行的人格品质,不断突破自己。

只要是正确的,都得坚持。不在意外界的目光,不在意别人的评论,因为我们的世界其实没有那么多人。

来源:冬青小语

本期编辑:陈羽

责任编辑:肖海娟

本文TAG: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加载中~

本文编辑

小编

TA发布信息

编辑简介:
Copyright © 旬阳门户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陈睿律师
陕ICP备2023000076号-2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49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