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旧钱票道出古代集市与现代文明
我的家乡金寨镇,早在清末民初曾是船运码头与商贸集市。
那时的小金河至吕河达汉水,有船通行,且有金河口(现高速神河出口)、小金河口两个码头。“大柳树”(现在的小地名寨河)商号,亦是发号、河号、长市(花房)的物资贸易中心。
六十年代,花房村一本乡土教材《七言杂志》曰:“菜药柴胡下汉口,冻绿当归走九江。”听老人言:清末民初,金寨方圆百里之内的生漆、木耳、桐油、皮(绵)纸等,是沿金河、吕河、汉水而运往全国各地,换回食盐、布匹和瓷器等,也将外面的文明之风带进金寨,促进着金寨的社会经济发展。
那时,金属货币又笨又重,流通实有很多不便。发行钱票后,交易时不再为铜钱分量等琐碎而争执了。
钱票,一种用以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纸券。
代表铜元的称铜元票,可兑换铜元。
铜元俗称铜板,是清末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
我国铜元诞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铜元中间无孔,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因此外观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
民国时期钱票成多元化态势,县有县票,乡有乡票。这些钱票可以在一定的地区和范围内流通,是一种可兑换的纸质民间信用货币。
钱票上的装饰图案、文字是由各出票店号自己设计,而且是临时雇请专业人员纯手工镂(雕)而成的。
钱票上面的图案纹饰以吉祥物居多,隐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人们祈盼富贵吉祥、如意顺遂、欢乐喜庆的普世价值情感。
陕西洵阳“正鸿发”号钱票。即“铜元钱一串文整”竖式票,蓝色套印石印票,为单面,手工印制。
“陕西洵阳正鸿发”号钱票
陕西洵阳“正鸿发”号钱票。正面图案和文字均为蓝色,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一幅老蒸汽机船舶航运图,桅杆上有面旗,寓意“贸易远行,布帆无恙。”旗面上有“东章石印”字样。
下部为一长方形框格,由边栏图案、框内文字、天格和地格组成。
其内绘制“古代人物故事图”。上端,印有地址“陕西洵阳”,天格内印有商号名称“正鸿发”。
地格内分三部分:左侧为编号位置,印有“(尤)字第(廿五)号”(“尤、廿五”临时用墨填写)诸字。
其下有“谨防伪造,通絪验明”。
中部,为面额位置,有“凭票发铜元壹串文整”,且在“凭票发铜元壹串”和左侧“字第、号”处盖有两种红色密码印记;
右侧,为发行时间,印有“民国(十)年(柒)月(柒)日(“十、柒、柒” 临时用墨填写)票”诸字。
在落款的“票”字上盖有朱色“正鸿发记”印章。
框格竖书小字:
1、引用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和唐·刘禹锡《陋室铭》,却省去了原文出处与作者;
2、把《兰亭集序》原文开头“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改为“先生九年”,把《陋室铭》原文开头“山不在高”改为“山在不高”,省去了“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句”。
3、在文末加写“汉口大郭家巷内东章石印”句。
竖书小字实录:“先生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山在不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汉口大郭家巷内东章石印。”
“铜元一串文”是多少钱呢?
铜元俗称铜板,与一般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发行的铜元。通常情况1文相当于现今的五角;一串一般是指100个铜板,也就是100文,一串相当于现在的50元。
据捐票人梁延齐(退休前旬阳县药检局局长)说:“这张钱票是金寨一位老前辈祖传下来的,一直夹在书里。二十年前我出了1000元跟人家换过来的。后来有人出大价钱,我果断拒绝再转手。2022年,我把它捐给金寨镇乡村博物馆,使其落叶归根。”
这张钱票比旬阳县馆藏文物“蜀河商会(民国十八年)钱票”早8年。为了解与研究民国经济史、货币史、银行史、以及金寨物资贸易和社会发展史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料。
馆藏旧钱币
斗转星移,老码头变成社区工厂,“大柳树”一座生态宜居新城镇的崛起,金河水位降低,河口改道,水上贸易变成数字货币。
古往今来,金寨人善于“积沙成山,积水成渊”,他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金寨的经济发展填写了一笔又一笔骄傲和自豪。
这些古钱票、旧钱币……这些文化宝藏随着时间流逝不断积累,穿越了朝代更迭的战乱,躲过了世事变更的纷扰,静静沉睡在老商人和小康户的箱子底或书本里,历经百年商贸历史,见证金寨人勤俭致富的传统美德。
见证金寨从过去的商贸集市到今天的“全国文明村镇”的发展历程。
(何在林)
本文TAG: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