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旬阳文学 > 旬阳散文

老灶头 文/他乡故乡旧事

作者:他乡故乡旧事 时间:2024-12-17 15:20:03 点击数:
导读:年三十,买回的鞭炮受潮,就放在灶头准备烘干。备好的菜一盘一盘地码在旁边,转灶的人盘算着先炒鸡还是先炖排骨,烧锅的人把灶填的满满的,并时不时抓一个还冒着热气的酥肉往嘴里塞,又辅一个蘸满白糖的虾片。心情跟灶里的火一样旺旺的,烟囱里的气息都是甜甜暖暖的,烘到位的鞭炮也按耐不住地助起了兴,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在厨房里纷飞,飞到菜里,蹦到锅里,就着火药的年夜饭,惊吓,又小小喜悦,小小失落,也无可奈何,因为吉时

年三十,买回的鞭炮受潮,就放在灶头准备烘干。备好的菜一盘一盘地码在旁边,转灶的人盘算着先炒鸡还是先炖排骨,烧锅的人把灶填的满满的,并时不时抓一个还冒着热气的酥肉往嘴里塞,又辅一个蘸满白糖的虾片。

心情跟灶里的火一样旺旺的,烟囱里的气息都是甜甜暖暖的,烘到位的鞭炮也按耐不住地助起了兴,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在厨房里纷飞,飞到菜里,蹦到锅里,就着火药的年夜饭,惊吓,又小小喜悦,小小失落,也无可奈何,因为吉时还未到。我们心里的小小盼望也提前破了,假如在门口放的话,总有那么几个哑炮,我们可以捡回来再放一遍,实在不响的,把鞭炮从中扭断,火药倒在一张纸上,噗呲一声,火柴带起火光,绚烂,好玩。

灶头里也爬出过蛇,不知是从哪里来的,还好颜色鲜艳,在一堆枯柴中很显眼,怕蛇的我从灶下一跃而起,落荒而逃,久久不敢回去。

老灶头.jpg

那时看一家人是否殷实,就是门前有柴,圈里有粪,粪得有坡有草有庄稼有猪牛羊的加工,坡也得有向阳的地势。柴就容易些,舍不得砍树,家里有小朋友的,背的动背篼的,就可以拾,只要不去动别人大的树,况且我们的小小力气也是动不了的,粪是一层一层累积,柴却是一顿不够一顿,我经常背着大大的背篼,转圈地寻,已经很干净了,富足人家堆的冒尖儿的,都在嘲笑我半空的背篼,却怕折断声引来狗叫和主人的冷语。枯叶自然是多的,但它除了引火实在没用,因为烧火的人是我,如果煮饭煮到一半,续不上火,肚子也是不同意的。

下雨就更糟糕了,被雨水浸透的树枝遇热变成更大的烟,沤着,沤着,久久生不出火,跟不眠不休的雨一样讨厌,引火的笋壳毛,除了弄的满手的毛,都白白燃了一遍又一遍。火钳都气了,对着灶孔一顿翻腾,脚也上去踹两脚,所以过年祭灶神的时候,大人会央求灶神别回娘家告状,并贴上童言无忌。

农闲的时候,过节的时候,下雨的时候,灶前也是情报聚集地,顺便煮出一锅肉,一桶猪食,或者一盆挑出的甜糯的红薯,就着她们的八卦里短,暖暖和和地下肚。

柴灰集得多了,影响到火势,我往往只顾往里面塞,黑灰如果吞噬光明的妖魔,把火都堆在外面,舔不到锅,煮不熟饭。就只好不痛快地清理一遍,让柴燃的痛快一些。

最好不过农忙的时候,最好的柴跟最好的菜相遇,老灶头也唤醒了,柴一根接一根送,菜一盘接一盘出。灶头里能烤透玉米,红薯,然后吃一嘴黑。

责任编辑:肖海娟

本文TAG: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加载中~

本文编辑

小编

TA发布信息

编辑简介:
Copyright © 旬阳门户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陈睿律师
陕ICP备2023000076号-2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49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