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青藏铁路上的忠诚(4) 文/李康平 刘江涛
写在青藏铁路上的忠诚——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同志的先进事迹
做官为人在律己
孙永福从小家境贫寒,靠助学金上学。1962年,他从长沙铁道学院毕业,分配到郑州铁路局工作。两年后,他响应号召,来到大西南,先后参加修建川黔、贵昆、成昆、湘黔、枝柳铁路,为祖国西南铁路建设奉献了青春年华。
43岁那年,孙永福走上铁道部副部长岗位,一干就是20年,辅佐6任部长的工作。他按照党组的分工,长期分管铁路建设,先后参与组织指挥了“七五”、“八五”和“九五”初期铁路建设大会战,衡广、浙赣、兰新复线,大秦、京九、宝中、侯月、南昆铁路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他常说:“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权力是一种责任,做官为人,在于律已。”每年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资金达数百亿元,青藏铁路建设国家又投入巨资。巨大的资金,在他眼里不是谋取私利的诱惑,而是为民造福的责任。他严格要求青藏铁路公司领导干部,管好用好每一笔建设资金。
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有家路外施工单位,担心招标会照顾老铁路企业,心里没底,托人找孙永福说情。受托的人一口回绝:“谁不知道孙副部长的脾气?想在他面前说情,门儿都没有!”这家单位因为有高原承建大型工程的经验和实力,最终中了标。
在说情的人当中,最难办的还是亲戚、同学、老乡。在他们的眼里,孙永福是个大官,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有的只求孙永福说句话就行。他说:“这句话,我就是不能说。”有的讲:“您管的工程,投资成千上万,给点零头干行不行?”他说:“我管的钱再多,一分钱也不是我个人的。”有的怨他不近人情,拂袖而去。他说:“我宁可得罪一个人,也不能损害国家。”
孙永福的一个远房外甥,在一家公司工作。公司老总听说他有这样一个当大官的舅舅,就带着他到北京来找孙永福,要求承包工程。孙永福告诉他们:“工程招标已经登报、上网,向社会公布,你们按程序去投标,找我没有用。”听说孙永福要去格尔木出差,他们又一路追到格尔木,孙永福还是那句话。
每到新年,孙永福会收到一些好友和下属寄送的贺卡。有次他打开一张贺卡,发现里面夹有钱,叫秘书马上把钱退回去。出国收到礼品,他都按照规定上交。去西班牙考察,西门子公司送他一部手机,一回来他就交了公。有时老朋友、老部下给他捎来土特产,他总是礼尚往来,想办法回送礼品,尽到人情。
孙永福的老伴是老红军的后代,在部队医院工作。他经常对老伴说:“咱们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谁也不要干预谁的工作。”有一次,老伴到外地出差,买不到返程的车票。铁路局的同志知道后,去她的住处看望,送去水果她不收,只让帮忙买张车票。他的老伴就是这样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
孙永福出差去西安,儿子放假跟他坐一趟车回老家。他亲自到列车长办公席,为儿子补了车票。有一次,女儿陪孙永福到北京铁路总医院口腔科,自己也顺便看了牙。因为只做简单检查,医生没让交费。孙永福知道了,坚持让女儿补交了检查费。他的母亲在西安铁路医院住院,他叮嘱家人一定按规定交费。他委托秘书交过,让弟弟交过,自己到了西安还亲自交过。
孙永福是个孝子。母亲89岁那年,在家不慎摔倒,瘫痪在床五年,经常喊着他的名字。他不能陪伴在母亲身边,出差到西安时,也只能在母亲身边呆上一两个小时。每次他都紧紧握住母亲的手,为自己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内疚地流了泪。
每次出差,他都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轻车简从,吃饭简单,有铁路招待所就不住地方宾馆。2002年10月,他到拉萨河大桥现场办公,嘱咐指挥部的同志不要告诉地方领导。自治区领导知道后,他已经离开拉萨。
开工初期,山上还没有制氧站,氧气要从山下运送,非常宝贵。随行的同志劝孙永福多吸些氧,他总是推让:“还是把氧气留给一线施工的职工吧。”2003年8月,孙永福在中铁12局清水河指挥部检查工作。一进会议室,工地医生把氧气管递给他。他见氧气瓶不够,摆摆手把氧气管让给了别人。
上过高原的人都知道,上的次数越多,高原反应越强烈。孙永福一次次上高原,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有时整夜整夜睡不好觉,凌晨起来在房间里踱步。沿线的指挥长们看了,替他的身体担忧,有人建议,现在视频系统很发达,您对工作有什么要求,开个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坐阵指挥就行了。您要了解现场什么情况,可以把现场录像带给您。您就少上几次高原吧。他说:“这怎么行?哪有这样指挥的?我不上现场,心里怎么能踏实?”
孙永福该去的工地一处不漏,该检查的内容一项不少。2001年8月,沱沱河附近一座公路桥墩被上游冲下来巨冰撞坏,桥面严重倾斜,公路部门禁止车辆通行。他检查工地路过这里,索性下车,步行过桥,前往工地。
2002年5月,孙永福患大叶肺炎,高烧不退,住进北京铁路总医院。青藏铁路铺轨在即,工程进入到关键时刻。他病情刚有好转,就要求出院上高原。主管医生不同意,医院院长一再提醒,现在上山会出人命的!孙永福还是那句话:“山上有几万职工,马上就要铺轨,我躺在这里放心不下呀。”医生和院长又找到他的秘书说,如果孙副部长上山出了问题,你是要负责任的!秘书无奈:“孙副部长将青藏铁路建设事业,看作他生命的一部分,不让他上山行吗?”
2003年5月在高原,医生测孙永福的血氧饱和度,最低达到65%,肺部锣音严重。医生告诉他: SARS病人是这种情况,早都该上呼吸机了,您应该卧床休息。他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当晚,他从工地回到海拔4500多米的沱沱河招待所,医生看他脚步不稳,走路打晃,直为他捏把汗。第二天他又坚持上工地去了。
有篇报道把孙永福与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相提并论,称他为“青藏铁路建设之帅”。他坚决不同意这个提法,谦逊地说:“千万不要提我是‘帅’。青藏铁路建设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好,二是铁道部党组领导好,三是参建职工干得好,四是青藏两省区支援好!我只不过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在近4万名青藏铁路参建人员中,孙永福的年龄最大。一位熟悉他的记者根据他的经历,形容“‘永福’是永远为民筑路造福的人”。而有的干部职工议论:“孙副部长都60多岁的人了,他还这么拼命地干,也不知图个啥?”
2002年9月,孙永福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我这个人一生很简单,就是学铁路、干铁路、修铁路、管铁路,情系铁路、献身铁路。修建青藏高原铁路,是我最大心愿。我们就是要建成世界一流高原铁路,为中国人争气。”
青藏铁路还在建设中,孙永福和广大建设者们一道,继续着新的创造、继续着新的辉煌……
(注:文中删节部分为孙永福同志所删)
本期编辑:刘萧姣
本文TAG:
随便看看:
- [名人故事]旬阳作家袁明秀散文集《蜀河往事》举行首发式
- [名人故事]陕南旬阳小延安 长征精神代代传——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九十周年(组图) 文/华军
- [名人故事]姜华,太极城的一张名片 文/柯长安
- [名人故事]乡村振兴的典范 文明家园的楷模 ——记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创建美丽乡村
- [名人故事]戍边卫国保边疆,老山前线立战功,退伍军人南君涛,回乡创业立潮头 文/华军
- [名人故事]铁肩担道义,妙手传非遗——棉絮画传承人李海红的艺术精神
- [名人故事]心存大爱 ,福泽乡邻 ---陕西开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开友
- [名人故事]神灵,红军老祖 文图/卢仔润
- [名人故事]红军烈士张光耀,秦巴深山埋忠骨 文/华军
- [名人故事]致力长篇小说创作 认真讲好商洛故事 文/王林斌
相关推荐:
- [旬阳诗歌]甲辰夏秋感怀二首 文/刘承印
- [旬阳散文]台湾铁路之旅 文/李康平
- [旬阳诗歌]致高考学子金榜题名(诗六首)
- [名人故事]写在青藏铁路上的忠诚(3) 文/李康平 刘江涛
- [名人故事]写在青藏铁路上的忠诚(2) 文/李康平 刘江涛
- [名人故事]写在青藏铁路上的忠诚(1) 文/李康平 刘江涛
- [旬阳散文]写在父亲生日 文/郝晓东
- [本地头条]穿越秦岭山区、全长2878米,西康高铁李家山隧道贯通
- [旬阳散文]目击沧州铁狮子 文/石岩磊
- [名人故事]铁肩担道义,妙手传非遗——棉絮画传承人李海红的艺术精神
- [本地头条]安铁法院开展“百日执行攻坚”之冬日暖阳专项行动
- [本地头条]西康高铁旬河大桥顺利合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