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马纪宝的“石绘”缘 文/肖海娟
大家从小上学时都学过绘画课,老师所教的是在绘画本上用彩笔画画;再到后来长大了,见过绘画老师在纸上、布上、木头上、墙上画画。
你们可曾见过在石头上绘画?有人会说那种特殊的材料看着就笨重,谁没事在石头上“画”,可是,在陕西省安康旬阳市就有一位叫马纪宝的本土绘画大师,他就敢于挑战石头绘画!
与石绘初次结缘
早在2016年,马纪宝在与朋友陈睿律师(“旬阳人网”网站站长)探讨拓展绘画思路时,陈睿律师提到:“旬阳地处汉江边,最不缺的就是石头,马老师的绘画技艺精湛,何不尝试着在石头上作画?创作不同寻常的石头画呀!”
就是这一句不经意间的话,点醒了他的思路,打开了马纪宝对石头绘画之门!
他很认同陈律师说的那句话,于是,尝试着去做,刚开始在旬河边捡些石头、随意的画着。
从刚开始捡到一些普通石头整体上绘画,自己琢磨、用心研究。通过自学,到后来在网上搜到一些优秀的作品,浏览绘画过程。根据石头不同的造型、在不破坏石头完整性的情况,巧妙的构思,汇成一体,使石头画更加完美逼真。
走上石绘之路
马纪宝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后来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书写标语、人物画像、墙体彩绘等作品。
面对石绘艺术一种新兴的工艺美术,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2016年后开启了石绘之路。
最初几年,没有专业老师指导,他试探、摸索的去画,并引起了周围朋友、同事们的关注。
对于寻找原材料:石头,平常就近旬河边寻找;再到后来,与石友们一起捡石头,开车一起去汉江边(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寻找更适合创作的石头。捡石头一要看造型,二要看石头质量。寻到有价值的石头后,再构思、再创作。
接下来,慢慢起步到熟能生巧,边学边画、边小结,直到总结出一个自己石头绘画的创作流程:根据石头的造型,初判断适合哪种画风,然后构思,预定的方案在纸上画下来。有了草稿,再配颜料,最后在石头上进行创作。
他创作的石头画三大类型,风景、人物和动物。风景主要以家乡的山水为主。动物擅长的是十二生肖。人物画的创作灵感来源自己的家人、朋友、社会各界名人,甚至是国家领导人。
他说要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主要在人物画创作下功夫,不能光形似更要神似,追求人物灵魂更深的层次。
平时创作一幅画需要的时间根据复杂情况而定,1天完成一幅山水画。人物画要求更加精准、精细细致,平均1-2天完成。
以前在纸上、布上画画,那个创作过程是平稳和平整的。而现在在石头上绘画不是那么容易啦!
绘画材料不同、石头不平整给运笔带来一些困难,而石绘工艺品必须防磨、防尘、防水、防潮;还要求色泽明亮,后期保养时用水和抹布可以擦洗。
最初只考虑画内容,忽视了材料,导致石画保鲜效果差,经过不断地实验,采购一种叫丙烯的新型材料,解决了后期保养和画面长期保存的大问题。
石绘创作显成果
在建党100年期间,马纪宝萌发了画伟人石绘像的念头,2021年5月开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创作出一组近10位历届国家领导人石绘像。这组画,包含了他对伟人的崇拜、敬仰之情,抒发了“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
2021年他受神河镇政府邀请,在神河镇政府“庆七一文艺演出”活动中展览了30余幅石绘作品。所展览的石绘画系列作品,得到家乡政府、现场参观的单位领导们、群众们的高度赞誉和好评。
同年,在旬阳卷烟厂内部展示20余幅石绘作品,旬阳烟厂还把主题为“建党百年颂”一组参赛作品推荐到陕西省卷烟厂,“建党百年颂”参展作品荣获“陕西省财贸金融轻工工会、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联合举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职工书法美术摄影比赛”活动二等奖。
为家乡发展出份力
2023年“七一”建党节,马纪宝拍了一组歌颂党、感谢旬阳市委、市政府的石绘作品视频,再次证明了他感恩政府、感恩社会的初心。
他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七年不间断创作,他用双手打磨了七年的心路历程,终于“七年磨一剑、石绘结成果”!
验证了当年他和陈睿律师那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石头绘画发扬光大,给汉江石赋予了灵气!”
他的石绘作品得到旬阳文旅局领导高度重视,特别是刘景才老师给他提供了很多的机会,目前的部分作品在旬阳市文创产品研发中心“汉江石头画”橱窗进行展示。
他说自己是旬阳市卷烟厂一名退休工人,石绘创作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没有想到从这上面挣钱。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习、来创作,他无偿的提供材料和场地,目的是想把这门工艺品手艺传承下去。
旬阳近年来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马纪宝将联合刘景才老师提供的平台,将纯手工的旅游工艺品项目做好,把旬阳风土人情的石绘纪念品赠送给外地游客,吸引更多的游客了解旬阳地域文化。
他将积极参与到“旅游+”融合发展,为打造“旬阳靓丽名片、助推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肖海娟)2023年7月2日
欢迎加入旬阳人网老乡群一:
本文TAG: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