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旬阳文学 > 旬阳散文

话说酒及喝酒 文/任永强

作者:任永强 时间:2025-02-13 16:29:12 点击数:
导读:酒从古到今一直被视为好东西,俗话说“无酒不成宴”,朋友聚会、家人团聚、企业庆典、年终总结等等都离不开酒。《汉书• 食货志》中说:“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

酒从古到今一直被视为好东西,俗话说“无酒不成宴”,朋友聚会、家人团聚、企业庆典、年终总结等等都离不开酒《汉书• 食货志》中说:“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而《说文解字》中也提到:“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酒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史记殷本记》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以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早在夏商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酿造各种酒类,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酒文化体系。种种资料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几千年历史了,自然拥有几千年的酒文化。

我的家乡宝鸡生产西凤酒。西凤酒的历史也验证了我国白酒的生产历史作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起商周,兴秦汉,盛唐宋,昌明清,鼎盛于当代以三千年无断代传承的技艺,以及传世千年的酒海储存工艺,成就了其“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的独特风格。关于酒的发展源头,也有一种说法,大家知道中华的传统文化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然后逐渐向长江流域以及全国发展,而白酒的制作工艺也不例外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不是成都平原,而是陕西的西府,也就是关中平原,西凤酒产地凤翔就在关中平原的核心位置早在先秦时期,西凤酒被称为秦饮,到了唐朝被称为柳林酒,宋代被称为槖泉酒,明清被称为凤翔烧酒,1915年西凤酒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同时西凤酒的制作工艺从北边也向山西延伸,传到了杏花村就有了汾酒,山西的粮食质量与陕西的粮食质量没有太大的差别,制作的工艺严格按照凤香大曲来制作,由于山西偏碱性土壤,法进行立窖,就利用了陶罐进行发窖,缺乏泥土之中的微生物菌群,所以必须对高粱进行蒸煮,通过二次发酵二次蒸馏的方法酿酒,从而造成了汾酒清香有余而浓烈,甘醇不足,这就是清香酒的典型特征后向南传到四川,就有了泸州老窖,四川由于地理位置不能生长大麦、高粱,同时它的小麦蛋白质含量不是很高,所以就对原工艺进行了简化,采用老窖泥一直用到底,造成了酒在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群过于丰富,所以必须高温杀菌,使得浓香型白酒清香不足,但浓烈甘醇有余西凤酒的工艺最后传到了贵州,就有了茅台酒。由于贵州的气温湿度特别大,微生物菌群过于丰富,而粮食的蛋白质不够,所以采用传统大曲酿酒工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生产过程历经多道复杂工序,并且生产周期长,经过长期储存和精心勾兑,形成了香气丰富、细腻、留香持久的独特风味,特别是入口绵软醇厚,口感丰满,诸协调,成为国人喜欢的“国酒”。

当然这仅为一个传说,但也说明了西凤酒悠久的历史,我认为西凤酒是中国人的吉祥酒。品牌标志,主要由一只腾飞的凤凰和一条蜿蜒的龙组成,寓意着吉祥和财富。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与龙并驾齐驱,被人们世代敬仰,从而创造出丰富灿烂的龙凤文化。用龙风图案作为西凤酒的标志,不仅代表了西凤酒的品质与风味,象征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更包含着兆瑞、保佑、功成、欢喜和长寿五重美好的吉祥寓意。

关于“酒”字的起源也流传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传说有一位农夫,家中的粮食不幸被雨淋湿。他不忍舍弃,于是遵循神仙的旨意,在酉时前等待三人,并向他们每人要一 滴血。农夫果然在酉时前收集到了三滴血,将它们加入粮食中后,粮食竟发生了奇妙的反应,变成了芳香四溢的饮料。由于这种饮料是在酉时制成的,农夫便用“酉”字加上三点水,创造出了“酒”字。据说,三个滴血之人,一个是教书先生,一个是将军,还有一个是疯子。因此酒便蕴含了这三个人的血性,初饮时如先生文质彬彬,几杯后如将军般豪气冲天,最后则如疯子般胡言乱语,烂醉如泥。

于我而言,不喜欢喝酒,也喝不了酒,起初最多只能喝二三小杯,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勉强可以喝上二三两,不过喝后整个人脸红脖子,于是我一直在想人为什么要喝酒呢?当然有人会说,喝酒是社交、庆祝和仪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我认为酒是水和火的融合,酒中酒精能刺激人的兴奋神经,让人在短时间产生愉悦、兴奋的情绪,激发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人在酒精的作用下,暂时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一种自由、洒脱的生活状况,从而达到“生世无百年,我愿常欢喜。尊中有美酒,胸中无尘事情”的境界,一酒一故事、一酒一知音、一酒一江湖,喝酒会使人放松、交友、释怀,获得灵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愁?唯有杜康。” 酒就成为抒发忧思与寻求解脱的寄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酒就成为释放情感和获得灵感的妙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酒就 成为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心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酒就成为人们享受自然美景和放松心情的催化剂。

酒是一种神奇的物质, 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图腾情节,演绎着华夏儿女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洗礼;是情感的载体,是友情的见证,无酒不欢的庆典,无酒言不尽的惆怅,是酒在人们心中恒久不动的地位酒,喝一口,嘴角微扬,会让我们每一个人会放下伪装,裸露出心底最真实的情感;也会让一个人更加豁达,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狭隘。让我们看到了人内心最真实的一面,看到被生活压抑已久的欲望与渴望;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严肃的人一喝酒,个个会成为段子手;平时口若悬河的“酒友”,在没有酒的情况下,竟然开始变得“无话可说”;参加会议、朋友聚会、职场谈判在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或者僵持时,氛围就像冬天的冷风一样,酒恰好能让这种尴尬的瞬间化解消失。

酒对于我们每个人,适量喝点,是有益出的,它可以缓解疲劳、促进消化、活血通脉、加快新陈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驱寒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喝起来就会忘记一切,从开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小酌,“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的微醉,“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的浅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沉醉,到“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的酣醉,“山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打蓬”的烂醉,“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的酩酊,到后来“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疯狂,“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骇俗,最后“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梦幻,结果把自已喝的不是烂醉如泥,就是胡言乱语、豪气冲气,甚至有的现场不是倒地,就是呕吐,颜面扫地,丑态百出,把本来高兴之聚变的不可收拾,这样不仅伤害自己的身体,更是让人不爽、不悦、不快

酒就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也考验着我们的定力与智慧。在酒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要学会自省,学会在醉与醒之间寻找平衡,让心灵在酒的洗礼下更加纯净更加坚韧。在酒场中也有个别人会变本加厉的劝人喝,我因为不胜酒力,最反对在酒桌上硬性劝人喝酒之人,为了所谓“热闹”和“情谊”,用“不喝不够朋友”、“感情深一口闷”等言语刺激对方喝酒,这样不仅招人厌烦,而且浪费粮食之精华,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对酒中酶分解快,有的人分解慢,有的人不胜酒力,因此我们每个人在酒场要蕴住香、定住神、立住情、守住道。

人生如酒,尝尽了百味,品透了甘甜与苦涩,就会发现所有的滋味无非是一杯欢喜,醉在温柔的时光里;一杯愁,酿成岁月的沉淀;每一杯酒都是时光的见证,每一口酒都是一段回忆的呼唤。愿我们每一人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偶尔停下脚步,举杯品味,去聆听,去感悟酒香中的时光。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生活,一种处世哲学。让我们以一杯酒致敬岁月,致敬生活。

作者简介:

任.png

任永强,陕西扶风人,民建会员,高级经济师,退休公务员。喜欢阅读、旅游、游泳,原主要从事管理及经济工作。

本期编辑:陈羽

责任编辑:肖海娟 

本文TAG: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加载中~

本文编辑

小编

TA发布信息

编辑简介:
Copyright © 旬阳门户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陈睿律师
陕ICP备2023000076号-2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49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