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卧虎岭 文/赵晓红
时令已是初冬,决定远离尘嚣,前往卧虎岭览景。
卧虎岭,古称老虎岭。据民国《续修商县志稿》记载:老虎岭,来自辗岭,以形似虎得名。其东有峰,曰尖刀岩,为虎头,西岭为虎尾,约长七里。虎尾有石洞,广阔三丈,深至十余丈,内有石形似龙,鳞、角、爪、牙宛出人工,名六龙洞。洞下有水涌出,盛夏不涸。岭北即大面河,迤南脉忽起忽伏,纵横蜿蜒于亢路、大张河之间。
从商州城驾车,沿312国道出东龙山,行至拉林子村便折向北,沿看拉路再驶3公里,就到了卧虎岭景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街。街口建有十二生肖石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左右两旁分别是一尊老虎石雕,威风凛凛。中间的缓坡上是四季不枯的清流,长约500余米,两侧是形态各异的石猴,高耸的水车悠悠的转着,在鱼鳞状的白云衬托下格外醒目。
往前行便是藏龙潭了。相传,卧虎岭上的老虎时常来此戏水。某日,一柱巨浪喷涌而起,潭里飞出一条巨龙,出现了龙腾虎跃的景象。上世纪70年代,国家号召兴修水利,藏龙潭就变成了如今的小沟水库。湖面约20余亩,水波浩淼,靠近湖边的浅水区已结上了薄薄的浮冰。几位垂钓爱好者坐在湖边默默地守候。水边橘色的木质长廊上,红红的灯笼在微风中摇曳着,仿佛在迎接风尘仆仆的游客。
再往北走就是卧虎岭动物园了。在入口处买一袋装有胡萝卜、花生等的食物,交给孩子准备给动物投食。成群的黑天鹅、鸳鸯在池边嬉水,孔雀们竞相开屏媲美,温顺的马儿、呆萌的羊驼悠闲地吃草,雄狮、野狼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晒太阳。见到孩子投食,兔子兴奋的濡动着嘴,而聪明的那只则立即叼起胡萝卜躲进窝内独自享用。四只棕熊直立起身子嗷嗷地叫着,灵活地用前爪伸进投食桶取食,最小的那只因为力气小,竞争不过其他熊,只能呆在旁边流口水。梅花鹿和游人平行地走着,期待着送到嘴边的胡萝卜。猴子们上跳下串,不时发出尖叫声,抢夺着食物,最大的那家伙把顶棚摇拽得砰砰作响,宣示自己的力量和权威。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和这些动物们和谐相处,敬畏生命,爱护环境,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驱车继续向山上盘旋。大约走了一公里多,就到了沟垴,水泥路没了,就把车停在路边,沿砂石路步行。山梁上阳光充足,送来一丝暖意,冷风嗖嗖带着哨声,吹散了华发,掠在冰冰的脸上。苍翠的松柏扎根在土石中,傲然耸立,枯黄的野草在脚下沙沙作响。黑褐色的羊粪蛋散落一地,那是牧羊人放牧的足迹。每走一段就会遇到一堆滑落的土石,以及俯卧的树木,那是夏天肆虐的洪水发威的痕迹。大约走了一个小时,突遇一堆巨石挡住了去路,这应该是冥冥中的天意,在劝我回返。
我决意下山,待来年春暖花开时,再前往拜谒山上的祖师庙,一睹卧虎的雄姿!
作者简介:
赵晓红,男,在职研究生学历,商洛市商州区公务员。曾在乡镇中学任教,在区直多个单位工作任职。主持编写了《商州党史人物》、《中共商州历史》(一卷)等。

本文TAG: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